blogger的搬家成本
BLOG做为WEB2.0的代表产品,由BSP提供平台而用户创造内容,双方是合作伙伴。就算不幸最后一拍两散,也至少要给用户打包走人的便利。提供导入、导出的功能是种服务更是一种姿态。
BLOG做为WEB2.0的代表产品,由BSP提供平台而用户创造内容,双方是合作伙伴。就算不幸最后一拍两散,也至少要给用户打包走人的便利。提供导入、导出的功能是种服务更是一种姿态。
我之所以说BBS是大堂,而博客群组是包房。是由它们的的存在形式决定的。BBS是个没有门的交流平台,谁都可以即兴发言,就像酒店的大堂,谁都可以出出进进。而博客群组是有门的,要加入一个群组必须提交申请,得到准许后方可在群组中发表自己的文章。这种不同,决定了博客群组只是个小圈子,无法取代BBS的公众效应,对于想放大个体声音的中国网民,他要表达还是会去选择BBS,而不是个人博客(博客在现阶段还只是他们备份的地方、名博除外)。
一方面能够很好提供FEED合烧的网站看不到它的用户在哪里?另一方面,我却看到很多的BSP,用群组博客和友情博客的方式将FEED合烧运用到自己的系统中。也许正如KESO所讲,网站更关注它的1%重要客户,而99%被归类到并不重要的客户中去了,进而被割了尾巴。急功近利是中国互联网的现状。而培养用户,和用户共同成长,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。可机会往往青睐那些傻子。
敏思的blogger确实比较内敛,每天除了向群组交作业,就是泡在组里看帖回帖。这也让他们的归属感特别的强烈,说他们对网站的忠诚度高,不如说他们更在乎的是所在的SNS圈子。对于这些粘度很高的用户,敏思没有找到任何的赢利方向。
相对于BSP的倒闭,用户并不排斥BLOG广告,用户排斥的是不打招呼就强行在BLOG中插入广告的行为。BSP和blogger是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,需要相互尊重。谈钱并不会让自己掉价,而不顾用户的利益一味的清高,是对用户最大的伤害。敏思宣布关闭,不管最后能不能救回来,对敏思用户的伤害在一段时间内很难修复。对BSP的不信任,让一部分网友选择再也不博了。
敏思博客会像程天宇所说:有人准备接盘敏思博客,是一家以前的SP公司。还是会就此倒下,用户们在观望。敏思博客上文人多,他们有点连备份也不会,如果敏思真的关闭,他们真的是欲哭无泪啊。今天敏思上有人给用户出了份调查表,内容是关于敏思公告中提出的“财政困难”做一个联名调查。
今天下午在IMAX看《超人归来》,席间收到敏思朋友的急电: 敏思宣布要关闭了 。当下人呆三秒,关闭?!真的有BSP在超级巨鳄到来时沉没了,而且是朋友们都在的敏思!!!
当新浪、搜狐们加入BSP行列的时候,有人预言BSP们的日子要难过了,当7月13日百度也加入BSP大军的时候,小BSP们的死亡号角吹响了。没想到第一个应声倒下的是敏思。
在web2.0的热潮下,每天都有无数新网站诞生,也有一些如流星般坠落。这12个网站是新生网站中的佼佼者,也是幸运儿。其中也许就有几个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新的flickr或者美味书签。
这些新网站秉承了以往web2.0成功网站的很多特性,并极具个性和创新精神,功能也涵盖到了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方面。在6月21日-23日,又雅虎主办的2006年互联网新生展示会(Connected Innovators2006)上,这12个网站脱颖而出,成为倍受关注的超新星。